要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需要找尋變革現(xiàn)有教育模式的切入點。
以教育評價改革為抓手,統(tǒng)籌推進中小學育人方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等改革,是一個很重要的突破口,《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出臺的背景就在于此。
具體到學業(yè)質量評價領域,改革的主要目標非常明晰,就是從過去甄別和選拔人才的價值導向轉向改進教學的價值導向,通過測評技術與方法獲取影響學業(yè)質量的各種因素的數據并加以分析,為學業(yè)質量改進和政策制定提供實證依據,幫助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改進教育教學政策與實施過程,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要實現(xiàn)學業(yè)評價價值取向的轉型,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必不可少。具體內容跟著信息技術考試系統(tǒng)的小編看看吧~
1
切實推進教育觀念的轉變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觀、質量觀,不能“唯分數”“唯名?!?,不能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學校和學生,要承認個體差異,尊重個體差異,并為這種差異提供不同的發(fā)展路徑,促使各級各類學校和所有學生都能獲得應有的發(fā)展。
學校要改變過去圍著考試轉、眼中只有分數和排名的質量觀,切實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教師和家長要改變過去總是讓孩子跟其他人攀比的評價觀,要鼓勵孩子跟昨天的自己比,在比較的過程中看到進步和成長,培養(yǎng)他們成為獨特的個體。
2
重視和強化過程評價
學業(yè)評價的重點不是知識的記憶,而是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特別要重視在真實、復雜的情境下,學生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業(yè)評價的立足點是學校課程的建設和課堂教學的深度變革,如果課程和課堂沒有改變,要想通過學業(yè)評價的變革來推進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學業(yè)評價最需要關注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安全感。情感上的安全感是他們智力、身體成長的基石,是獲得成功、幸福、健康的終身保障。
學業(yè)評價最值得探索的是學生知識建構的貫通性。通過“學習進階”的深入研究與開發(fā)可以明晰學生對同一核心概念的理解是如何隨著年級的升高而逐漸深入的,這有助于學校和教師找到學生認知發(fā)展的學習路徑,對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大有裨益。
3
讓綜合素質評價發(fā)揮作用
綜合素質評價是“兩依據一參考”的高考綜合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少地方已經延伸到初中階段,是學生學業(yè)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中學還是高校,都認為它是破解“唯分數”招錄學生的一劑良方,但目前綜合素質評價的作用還很有限。
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綜合素質評價匯集的信息比較龐雜,在如何將各類評價信息和證據轉化為可以分析和研究的數據,為每一個學生提供盡可能豐富多元且精準的“畫像”方面缺少辦法;
另一方面是擔心所填寫的信息的真實性出現(xiàn)問題,缺少誠信制度的約束。
其實,這兩個方面的困境都是可以通過評價改革來破解的。
4
積極探索增值評價
增值評價是國際上最為前沿的教育評價方式,它重在評價學生的進步程度和學校的努力程度,通過對一段時間內學生學習狀況的觀察和測評來判斷學生的成長和進步狀況,并從學生整體的進步程度來衡量教師、學校的努力程度,從而科學評價出學校教育效能的高低。
要探索增值評價,需要在如下幾個方面施力:
確立學業(yè)質量標準,讓各地各校都確立標準意識,依據標準來推進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
定期舉行標準化的質量檢測以及教育質量評估調查,以積累相關的數據,沒有數據的積累,增值評價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要有相應的統(tǒng)計技術、統(tǒng)計模型的支撐,用以分析、處理、篩選相關的因素,描繪出進步的程度。
5
讓大數據賦能學業(yè)評價改革
在數據采集方面,要通過深度挖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肢體姿態(tài)、互動交流、視線焦點變化等具體行為數據,反映學生學業(yè)水平的認知數據以及學習過程中表情、語音語調、心率等變化的情感數據,豐富數據采集的類型和范圍。
在數據分析方面,要通過建立相應的計算模型和方法,強化對所采集的文本、圖像、語音等數據的分析,借助深度學習技術提升測評數據的智能識別水平,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
在結果呈現(xiàn)方面,要充分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和可視化分析技術,呈現(xiàn)區(qū)域教育層面、學校層面、班級層面和學生層面的學業(yè)質量報告,切實發(fā)揮學業(yè)評價對教與學的改進功能。
評價改革是一場攻堅戰(zhàn),需要各方形成合力,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