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對學校美育改革發(fā)展提出明確要求,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銜接、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互結合、普及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相互促進、學校美育和社會家庭美育相互聯(lián)系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美育體系。
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2年,學校美育取得突破性進展,美育課程全面開齊開足,教育教學改革成效顯著,資源配置不斷優(yōu)化,評價體系逐步健全,管理機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顯著增強,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明顯提升。在新聞發(fā)布會上指出,全國多個省、地市開展或開始實行美育中考計分,基于試點工作基礎扎實推進,力爭到2022年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近日,在全國學校體育衛(wèi)生藝術國防教育工作推進會議上,要求各地穩(wěn)慎推進美育進中考,堅決避免出現死記硬背、“機械刷題”現象。家長、學生尤為關注美育進中考工作,各地在落實《意見》的過程中,獲得一些肯定與擁護,同樣也聽到一些質疑的聲音。但對于美育工作者來說,如何在兼顧學生畢業(yè)和升學需要的同時,切實衡量學生是否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藝術素養(yǎng)標準是較為棘手的問題。
相較于中考其他學科,音樂、美術屬于感性教育,需要曠日持久的浸潤才能有所成效,不能單從一技一藝、理論概念的掌握度而蓋棺定論?;诖?,面向中考的美育評價策略既要體現應有的考核成效,又要體現選拔性考試的篩選作用,更要發(fā)揮美育育人的教育初衷。
青島正日軟件基于當前美育工作困境,依據《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美育教育歷程構成美育考核評價邏輯,建立過程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藝術素質測評方案。一是借助過程性評價系統(tǒng),建立統(tǒng)一評價標準及評價依據,重視藝術學習的過程性,融合學生參與課程學習、實踐活動等情況,為學生建立數字化藝術學習檔案袋;二是為尊重學生藝術學習的選擇性,正日軟件設計個性化發(fā)展評價功能,可將學生專項藝術學習考核結果、個人階段學習成果納入過程性評價體系中,關注學生發(fā)展與變化;三是依托藝術素質測評系統(tǒng),開展抽測、階段性測評、學業(yè)水平考試等工作,上機考試可避免紙筆考試無法聆聽音頻、賞析作品等弊端,借助多樣化試題展現形式,在辨識、理解、分析的過程中考查學生藝術素養(yǎng)。四是在評價成績方面,可將過程性與終結性評價結果按比例形成最終的藝術素質測評成績,提升學業(yè)評價的科學性、全面性。
藝術中考是青島市中考改革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島市自2020年正式實施藝術學科中考,將藝術學科成績以合格不合格的形式納入初中畢業(yè)生中考錄取總成績,在公辦普通高中的各類招生班所錄取學生的藝術中考成績需達到合格等級。青島正日軟件作為青島市藝術學科中考服務商,依據青島市教育局要求,于2019年開始為全市大規(guī)模藝術學科模擬演練提供技術服務支持,檢驗機房設備、軟件系統(tǒng)和網絡環(huán)境,并對模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優(yōu)化及改進,確保藝術學科中考的順利實施。青島市藝術學科中考由過程評價和專項測試兩部分組成,專項測試采用“正日藝術素質測評系統(tǒng)”,考試內容涵蓋音樂、美術兩個科目,借助“正日藝術素質測評系統(tǒng)”豐富的試題展現形式,以聆聽音樂、鑒賞美術作品等方式考查學生核心素養(yǎng)。此外,青島市教育局通過調研、分析藝術學科中考實施情況,為市、區(qū)美育改革工作提供數據支撐,不斷推動全市美育工作水平提升。
正日軟件藝術素質測評方案適配性廣,為青島、宜昌、恩施、韶關、克拉瑪依等地提供藝術學科中考、高中藝術學科學業(yè)水平合格性考試、中小學藝術質量監(jiān)測解決方案。作為美育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商,正日軟件將不斷優(yōu)化、創(chuàng)新科學評價形式與服務內容,充分發(fā)揮正日優(yōu)勢,為美育工作高質量發(fā)展貢獻力量。